其实得了尿糖病怎么办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得了尿糖病怎么办呢,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得了尿糖病怎么办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得了糖尿病真的没治了吗?如何才能恢复正常人生活?
我是小眼睛医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糖尿病的治疗上,有几种说法一定是骗人的,其中就包括的糖尿病能否被治愈?患上糖尿病应该怎么办?
第一点,如果有人告诉你,糖尿病经过几个疗程能够被治愈,那一定是骗人的。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是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决定的,也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慢慢调整。从经验上看,一部分血糖仅仅是轻度升高的患者,你可以通过加强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调节生活方式,将血糖控制地很好。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在去除病因后,一部分患者的血糖能够恢复正常,不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往往能够会恢复正常。
但是,我们常见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没有办法达到完全根治的。
打持久战才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好的思想准备,但凡是告诉你,而且是不问你任何病情就直接承诺你能够根治糖尿病,那一定是骗子。
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非常吃无糖食物。好多人都会有这样子的想法,糖尿病患者必须吃无糖食物才行。所谓的无糖食物,大部分人只不过是没有额外添加糖的食品。就比如说无糖蛋糕,虽然没有额外添加白糖,但是原料本身就是面粉,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吃了虽然会转化为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你想要控制好血糖,必须老老实实地管好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并且遵医嘱服药。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靠保健品调理身体。
保健品仅仅是保健作用,不可能达到完全治疗甚至降低血糖的效果,但凡是保健品类食物宣传能够达到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的,那一定是骗人的。
我是小眼睛医生,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你可以评论告诉我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最全的糖尿病用药手册,方便您一次收藏到位!
01胰岛素注意事项
02磺脲类注意事项
03双胍类注意事项
04噻唑烷二酮类注意事项
0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注意事项
06新型降糖药注意事项
如今“小糖人”越来越多,经常有患者向我们咨询:“这个药饭前饭后吃啊?”,“这个药吃了我怎么老是觉得胃难受啊?”,“怎么吃了药血糖还是控制不好啊?”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满满干货,快来看看有你熟悉的药物吗?
01
胰岛素
一、胰岛素,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可分为以下几类
注意事项:
(1)药物名称、包装非常相似,糖友们取药时要仔细看清。
(2)尚未使用:
2~8摄氏度(可以放在冰箱里放鸡蛋的那一格)
(3)已经使用:
25摄氏度室温下保存,一般开启后可保存28天,注意要及时使用。
02
磺脲类
二、磺脲类:老年患者慎用
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
不良反应:低血糖
服用方法:普通剂型餐前半小时,缓释剂型早餐时服用一次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糖
03
双胍类
三、双胍类:肥胖患者首选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腹泻
服用方法:普通剂型餐中或餐后,肠溶剂型餐前且不可掰开。
注意事项:
1)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宜使用
2)每年定期监测血常规(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3)若使用造影剂,应提前告知医生并停服
04
噻唑烷二酮类
四、噻唑烷二酮类: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咯列酮
不良反应:水肿,骨折风险增加
服用方法:服药不受食物影响,餐前餐后皆可
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肝功能
2)Ⅳ心力衰竭、骨质疏松患者禁用
0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餐后血糖高的患者首选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不良反应:恶心、腹胀、排气增加、腹泻
服用方法:与第一口饭同时咀嚼服用
注意事项:
1)避免消化酶制剂的使用
2)肠梗阻、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06
新型降糖药
六、新型降糖药:
“糖尿病并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相信许多糖友都听说过这句话。
没有最好的降糖药,只有适合的降糖药。只有合理的掌握了降糖药的应用,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友们的生活质量。
得了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饮食?
患有糖尿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有严格的控制,对于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心里要有数。因为糖尿病属于慢性病,这是一场持久战,要有毅力和决心管好自己的嘴。那么得了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饮食?
得了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饮食?
五谷杂粮:患有糖尿病的人在餐食上最好以五谷杂粮为主,如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不含糖面粉类的食物和各种的粥类等。
平时多吃膳食纤维的食物:患有糖尿病的人应在饮食上多食用含膳食纤维比较多的食物如:白菜、油麦菜、包菜、菠菜、西红柿、冬瓜、芹菜、韭菜、莴笋、豆角、四季豆、黄瓜、丝瓜、白萝卜、胡萝卜、洋葱、土豆、莲藕、苦瓜、香菇、柚子、南瓜、大蒜等。这样的食物对于控制血糖升高很有帮助。
忌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患有糖尿病的人平时饮食上应严禁食用含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如:猪肝、猪心、猪油、猪皮、猪脚、肥肉、腊肠、腊肉、腌肉、腌鱼、狗肉、油渣、鸡肉、鸡皮等等。这样的食物会使血脂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
控制餐食: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餐食应严格控制,每日吃多少饭量,多少菜,什么时间吃都要有准确计量,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才能控制血糖升高,有利于治疗糖尿病。
忌吃糖份高的食物:患有糖尿病的人如食用糖份高的食物,会加速血糖的升高,这样就不利于治疗糖尿病。如:白砂糖、红糖、冰糖、蜂蜜、巧克力、糖果类、果汁、饮料、冰淇淋、含糖的饼干、含糖的蛋糕、含糖的面包、含糖的糕点等。
禁酒:患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再喝酒。酒精不但会损害肝肾的功能,而且会使甘油三脂升高,形成酒精肝。
适量食用含蛋白蛋的食物:患有糖尿病的人应适量的食用含蛋白蛋高的食物,就可以减少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如:牛奶、鸡蛋、鸭蛋、鹌鹑蛋、鱼类、虾子、大豆、豆腐、豆浆等。
少油少盐:患有糖尿病的人饮食上宜清淡,平日以少油少盐的标准为饮食上准则。平日里尽量以蒸、煮、炖的方式烹调。油类的选择如:玉米油、葵花子油、茶子油等植物油。
降糖茶:患有糖尿病的人平时可以泡降糖茶辅助降血糖,如:菊花、山楂、槐花、红花、丹参等,这些对于降脂降糖很有帮助。
糖尿病的健康饮食
三宜五谷杂粮,如荞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紫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以低糖,低淀粉的食物或者粗粮以及蔬菜等做主食。
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桑叶、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食用,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三不宜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也要警惕"三不宜"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还有无糖饼干、无糖食物之类的,基本都含大量淀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已经不单是老年人,许多年轻人也看来是出现这个症状。糖尿病会引起许多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好。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最全的糖尿病用药手册,方便您一次收藏到位!
01胰岛素注意事项
02磺脲类注意事项
03双胍类注意事项
04噻唑烷二酮类注意事项
0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注意事项
06新型降糖药注意事项
如今“小糖人”越来越多,经常有患者向我们咨询:“这个药饭前饭后吃啊?”,“这个药吃了我怎么老是觉得胃难受啊?”,“怎么吃了药血糖还是控制不好啊?”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满满干货,快来看看有你熟悉的药物吗?
01
胰岛素
一、胰岛素,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可分为以下几类
注意事项:
(1)药物名称、包装非常相似,糖友们取药时要仔细看清。
(2)尚未使用:
2~8摄氏度(可以放在冰箱里放鸡蛋的那一格)
(3)已经使用:
25摄氏度室温下保存,一般开启后可保存28天,注意要及时使用。
02
磺脲类
二、磺脲类:老年患者慎用
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
不良反应:低血糖
服用方法:普通剂型餐前半小时,缓释剂型早餐时服用一次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糖
03
双胍类
三、双胍类:肥胖患者首选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腹泻
服用方法:普通剂型餐中或餐后,肠溶剂型餐前且不可掰开。
注意事项:
1)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宜使用
2)每年定期监测血常规(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3)若使用造影剂,应提前告知医生并停服
04
噻唑烷二酮类
四、噻唑烷二酮类: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咯列酮
不良反应:水肿,骨折风险增加
服用方法:服药不受食物影响,餐前餐后皆可
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肝功能
2)Ⅳ心力衰竭、骨质疏松患者禁用
0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餐后血糖高的患者首选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不良反应:恶心、腹胀、排气增加、腹泻
服用方法:与第一口饭同时咀嚼服用
注意事项:
1)避免消化酶制剂的使用
2)肠梗阻、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06
新型降糖药
六、新型降糖药:
“糖尿病并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相信许多糖友都听说过这句话。
没有最好的降糖药,只有适合的降糖药。只有合理的掌握了降糖药的应用,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友们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里,其中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的,就比较容易患糖尿病;还有一个是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不好或者肥胖,或者长期的不运动,还有精神压力大等。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有可能出现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作用不足而得糖尿病。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得了尿糖病怎么办和得了尿糖病怎么办呢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