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二型糖尿病血管衰老怎么办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二型糖尿病血管衰老怎么办呢,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二型糖尿病血管衰老怎么办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糖尿病引起视力模糊,该怎么办?
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关注了解更多!
糖尿病引起视物模糊在糖尿病人群中是比价普遍的现象,也是糖尿病人群最为关心的问题。
视物模糊应该会伴随糖尿病人很长时间。
刚得病时,血糖高,由于房水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出现看东西不清楚,眼有涩滞感。房水中葡萄糖浓度和血中的葡萄糖浓度一样,当血糖下降,视物模糊的症状也会逐渐改善。但因为早期血糖不稳,餐后血糖高的明显或者血糖波动过大,也会出现餐后视物模糊的情况。
随后,随着正规治疗,血糖逐渐稳定,眼睛适应了这种变化,可能会出现视力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出现远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眼”。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花眼的时候相对较早,有些人还会出现散光的情况。
以后会出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这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眼睛中晶状体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多在老年人群中出现,但同样血糖高会加速晶状体的老化,可能会出现年轻人的白内障。我的最年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病人是个16岁的小姑娘。
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还会出现视网膜的病变,具体的大家可以点击这篇文章,里面有详细的讲解。【糖尿病眼病患者:我望向你的脸,是不是上帝在我的眼前遮住了帘-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30453409641529859/?app=news_article×tamp=1568335953&req_id=20190913085232010026077200055FB217&group_id=6730453409641529859&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因此保持血糖稳定,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非常重要。《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尽快发现可能出现的眼底病变,当发现有眼底小的血管瘤等时,要尽快进行眼底激光治疗,以保全视力,防止损害进一步加重。
有白内障时,要在稳定血糖的基础上,进行晶状体的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这个手术非常成熟,可有效的改善视力。
长期的血糖控制差时,出现眼底病变严重时,眼睛的病变可脱离血糖的轨迹而自行发展,这也是许多患者血糖保持稳定后但是视力下降,出现失明的原因。
如果二型糖尿病把血糖控制的很好,有机会回到正常吗?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很遗憾地告诉你,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即便血糖控制得再好,以目前的医疗技术,糖尿病也不能被治愈。
至于您说的“正常”,如果只是指可以过上跟正常人一样生活,那是可以实现的,在糖尿病初期,如果实现了所谓的糖尿病“逆转”,不吃药,只靠控制饮食与坚持运动就控制好血糖,实现裸奔,其实与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身边就有很多糖尿病友成功控糖的例子,他们在前期确诊糖尿病后,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及口服降糖药,之后经历慢慢减药,停药,再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与常年坚持锻炼,定期复查,他们实现了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吃药就能控制好血糖的目的,而且,精神状态也十分好,没有并发症。
但是!!这需要超强的毅力,要知道,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虽然听上去很简单,“管住嘴、迈开腿”,但做起来绝不是那么简单,特别需要多年如一日坚持:
要抵抗住美食的诱惑,戒烟戒酒远离不良生活方式,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运动,常年做好坚持血糖监测并做好记录,还要控制好血脂、血压、体重等各项指标……每一项目标都需要强大的毅力做后盾,还要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最终才能控制好血糖。
下面是一个裸奔10年的糖友做的日记,仅供参考:
祝您也能得偿所愿!
糖尿病人脑出血,怎么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脑出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选择及时手术治疗,可以输葡萄糖同时输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和脑血管的病变有关,比如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的老化,也和情绪激动有关,建议平时定期去医院复查。
心脑血管硬化的病人吃什么食物可以软化血管?
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死亡率高的疾病。都是由于血管硬化血栓形成导致的。于是各种“软化血管”的偏方、食物,甚至保健品四处传播开来,不少人深信不疑。
关于“软化血管”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每天喝点醋、每天吃点木耳、黑豆、洋葱等。但这些「妙招」、「偏方」真的有效吗?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所谓的“软化血管”!
1、什么是血管硬化,什么原因导致硬化?
血管硬化多半指的是动脉粥样硬化。许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现象,但是形成动脉硬化的血管,则会增厚与变硬,内壁出现粉瘤(粥状硬化巢),这是因为胆固醇、血小板附着所造成的隆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会发生逐渐血管内腔变窄,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继续恶化下去就会完全堵塞,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2、什么是软化血管?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是非常富有弹性的,为了使血液流动顺畅,所以内壁比较柔软。我们常把血管比做软水管,软管时间长了会老化、变硬变脆。而我们的血管也会这样。软化血管只是我们的俗称,其实医学领域并没有软化血管的概念,只有防治动脉硬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慢血管老化。心脑血管硬化病人吃什么食物,都不可以软化血管。既然不存在软化血管的概念,那怎么自然不会有软化血管的食物、药物。血管老化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3、怎么做才能做到所谓的「软化血管」呢?
其实,血管一旦老化、硬化,就很难再回到年轻时的「柔软」状态。我们能做的就是「延缓血管老化」。因为动脉硬化就像人的皮肤皱纹,是岁月打下的烙印,只能延缓不能逆转。每个人的血管都会发生动脉硬化,都会出现斑块,就像人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那么到底哪些方法才能让血管老化、硬化得慢一点呢?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2)戒烟戒酒;3)增加运动、控制身材;4)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放松;5)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用药。
因此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其危险因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降血脂,其次是降糖、降血压,以及戒烟、戒酒。看了今天的内容相信您能够真正明白软化血管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莫要相信某些商家的不良用心,要想延缓血管老化记住今天讲到的五点内容。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糖尿病人吃了黑米,有什么作用?
大家好,我是漫话君,很高兴为您解答!
糖尿病人,目前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病,根据相关报告,接种2019年底,全球共有约4.63亿糖尿病患者,而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居世界第一,约为1.164亿人。糖尿病人,在平时生活中,为了控制血糖含量,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饮食控制,从而也造成了糖友们在生活中吃东西的时候就比较纠结,担心吃多了,可能会造成血糖控制的不稳定。这不,前几天,一位糖友说最近看到糖尿病人吃黑米比较好,问他能不能吃。
对于糖友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大家为了控制血糖,不仅每天要按时吃降压药,还要监测血糖,就连吃东西也不敢放开了吃,因此,今天漫话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糖尿病能不能吃黑米?吃过之后有什么作用呢?
黑米的营养价值
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属于糯米类。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糙米):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8.0-12.5%,粗脂肪2.7-3.8%,碳水化合物75-84%,粗灰分1.7-2%。黑米的营养价值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且相比于普通大米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升糖指数是较低的,而大米的升糖指数为87,黑米则为42.5,也就是吃过之后,不会造成血糖的急剧升高。鉴于这个特点,糖尿病是可以吃黑米的,因为吃下去之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也不会这么那么快,算是针对糖尿病人一款较好的食物。
黑米的作用
黑米作为升糖指数较低的一类主食,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食用黑米有助于其在餐后血糖的控制,不会像大米一样造成血糖的急剧升高,这种情况下,吃黑米就是一种优选;另外,在烹饪的时候,最佳的方法是大米一起烹饪,可以按照1:1比例混合,做到粗细搭配,增加有利于健康;此外,如果是熬粥的话,由于粥可能在体内吸收的更好,有可能会导致血样升高的速度加快,在烹饪方式选择方面建议吃蒸米饭,这样更好。
当然,还要注意的就是,尽管黑米升糖指数较低,但是并不代表这就能降低血糖了,糖尿病饮食控制中的“少食多餐”原则仍要继续坚持的。
总结
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吃黑米的能够较好的控制血糖,在吃一点主食后导致血糖飙升的时候,选择黑米能够稳定血糖水平;此外,黑米中含有的B族维生素、花青素等也是具有健康促进作用,适量的摄入黑米,对于维持血糖水平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二型糖尿病血管衰老怎么办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