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题,看似很难,不用慌,一步一步来,你会发现,解决它们,其实很简单!
算一算
计算顺序:加减乘混合运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若算式中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且从个位算起。
填一填
1、(1)此图的排列,既可以看成是3个8,也可以看成是8个3.(2)先数一数跳一次跳了几格,再数一数跳了几次,再利用乘法算出结果。
2、较长物一般用米作单位,较短物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可以在生活中找一些参照物帮助我们理解单位长度,并形成物化概念。如1米长就是讲台那么高的长度,而1厘米就是手指宽的长度,然后在实际应用进行比较运用。如楼房比讲台高得多,故用米作单位。
3、比大小之前,先把各算式的结果计算出来(建议标示出来,方便比较),再比较数的大小。
6、数数时,建议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来数,以免漏数或重数。
7、可以拿张纸折一折,再打开数一数。
展开全文
选一选
1、可以数行数,也可以数列数,很明显,不论是行数还是列数,都有一排不足,故1算式不对。
3、估算时,可以将这些估成整十数来心算,如算式1看成40-10+27,40-10=30,再加27,比30大得多,可以排除;将算式2的两个加数都看小的结果也有30,也可以排除;而算式3,将两个数都看大,结果为30,故此算式符合。
5、乐乐与飞机面对面,只能看到飞机的正前面,故选图1.
画一画
1、量线段:先将直尺的刻度0对着其中一个端点,再找到另一端点所相应的刻度度数,这个数就是线段的长度。
画线段:首先确定一个端点,然后用刻度尺的0刻线对准这个端点,再找到相应的刻度,确定另一个端点,连接两点;线段就画好了。画好之后,需要将线段长度标示出来。
2、“面对面+就近”原则来辨图。
解决问题
3、能不能/够不够问题,都需要进行比较。
4、可以通过平移的方式得到长方形长与宽各有几个小正方形,再用行X列得出一共能摆的数量。
5、此题有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数行,另一种是数列。不同的观察角度,所列出来的解题算式也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哟!
6、可以利用罗列法,或是列表法表示出来。建议按一定的物体顺序结合数量顺序来列,以免漏列或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