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脚趾短小症
短趾症
短趾症,表现为是足趾短,常见于第四趾,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导致。
足部结构
足部一共有26块骨头,露在外面的脚趾头即是“趾骨”,与趾骨相连接的是跖骨。
正常足部X线
足部外观(此图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
短趾症,表现为是足趾短,常见于第四趾,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导致的,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但是其原因是因为跖骨先天短缩,进而表现为足趾短。
从X线片可以看出,第四跖骨先天短缩(蓝线标注处),进而表现为第四趾短小。
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是以下两点:1.美观。2.穿鞋磨脚。
怎么办
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短缩的跖骨延长,从而达到第四趾恢复到正常的长度。采用了伊利扎若夫技术,原理为牵张成骨,就是将骨质切开,保留软组织和血供,采用特制的牵引装置固定两端,应用张应力法则逐步施加拉力将骨段缓慢牵拉,不断刺激机体组织,激发人体组织再生潜能,使截骨间隙形成新骨,达到骨再生的目的。手术后一周开始延长,1日4次,每次0.25mm平移,每日延长1mm。达到满意的长度后,保持外固定架继续固定1个月。
总的时间为(假设需延长1cm)=7天+30天+30天,不到3个月即可正常行走。
手术将短缩的跖骨“锯”断,然后用外固定延长架固定。
绿色的就是微型延长用外固定架,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只需要切1cm的小口,术后几乎不会留疤。
需要指明的是,这个手术一定要和医生做好随访,以免跖骨延长过度或延长不足,影响手术效果,避免二次手术。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0岁,自幼双足第四趾短小,外省患者,慕名前来找我科张奉琪主任治疗。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后1周开始每天延长1mm,术后三个月可正常行走、跑步,外观、功能均满意。
术前患者外观照
随访X线片,可见跖骨已经延长,中间延长的骨部分已形成骨痂,但是X线显影不明显
随访的外观照
拆除外固定后的外观照
---------------------------------------------------------------------------------------------------------------
扫一扫,了解更多足踝外科知识。
↓ 更多资料,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