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律
图1心电图分析:
P波规律出现,在I、II、III、aVF及胸导联直立向上,avR倒置,PR间期0.24s,心房率约55bpm,所以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阻滞。
R3、R6提前出现,呈室上性,其前有P'(红色标记),P'R>0.12s,联律间期分别为:0.55s、0.8s,伴不完全代偿间歇,所以是房性早搏。
图2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动过缓。
R3后有P',和窦P形态有差异,联律间期0.4s,其后无QRS波群,有代偿间歇,所以是房性早搏未下传。
图3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律。
R4-R5呈室上性,提前出现,其前有P'波,和窦性P有差异,联律间期<0.6s,P'R间期>0.12s,是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比例为3:2。
图4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律。
R4是房性早搏。
R6-R8:心房率约90bpm,所以是加速的房性心律,房室传导比例为1:1。
图5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律。
R4-R7:心房率约90bpm,所以是加速的房性心律,房室传导比例为1:1。
相关知识点:
一,心房自律性
心房内传导系统激动发放的频率50-60bpm,成为心脏第二起搏点,房内起搏点自律性丧失或降低,出现房性停搏或过缓的房性心律;自律性强度轻度增高,出现加速的房性心律;中度增高,出现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重度增高,出现心房扑动;极度增高,发生心房颤动。
二、房性逸搏
在窦性频率下降的情况下,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被动性地发放一次或连续两次激动,形成的被动性的房性抑动,称为房性逸搏。
诊断条件:
1,延缓出现的单个或成对房性搏动,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逸搏间期0.1-1.2s,频率50-60bpm。
3,P'-R间期≥0.12s。
房性逸搏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称为房性心律(房性逸搏心律)。
三、加速的房性逸搏
诊断要点:
①提早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联律间期在0.6-1s,心房率60-100bpm。
③P'R间期≥0.12s。
房性逸搏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称为加速的房性心律。